粉条古称索粉,又叫细粉、线粉、丝粉、凉粉等,是以豆类、薯类和杂粮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淀粉制品,其中粉条按形状又可分成圆粉条、粗粉条、细粉条、宽粉条及片状粉条等数种。
相传山东龙口一带所产粉条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所创。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于北魏《齐民要术》,其中介绍了粉条制作工艺和食用方法等。如今的龙口粉丝早已家喻户晓,而且品种不断推陈出新。
虽然粉条只是一种副食品,但关于粉条的历史故事却很多。传说出生在楚地的王昭君出塞后吃不惯面食,于是厨师就将粉条和油面筋一起用鸭汤煮,甚合昭君的口味。后来,人们便用粉条、油面筋与肥鸭汤烹调成菜,称之为“昭君鸭”,一直流传至今。如今在山西、甘肃等地此菜较为常见。
而另一个传说中,则又多了些民间气息——100多年前,有门氏两兄弟到烟台晒粉条,一次刚将粉胚做好,就遇上了连阴天,情急之下,兄弟将乡亲们请来用油煎粉胚,加蒜拌着吃,味道奇特。因是兄弟所创,又用油煎焖,此后称为“焖子”。如今在辽东一带仍然流行。